close

  瑪麗·海爾文以為“扮嫩”只是讓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輕一些,這實在是對“扮嫩”這個時髦而有創意的詞彙的誤解。“扮嫩”是個很中性的詞,它表達了人們不甘願臣服於歲月的安置,而希望以有活力、有張力和美的狀態迎接生活的願望。這個願望本身極具積極的意義,但若能從心理的層面更高認識“扮嫩”的終極意義,去掉“扮”的刻意而保留“嫩”的本質,“扮嫩”的行為將最終發展為“人如何為自己定位”,這絕對是值得探討的問題。
   從心理學的層面講,衰老和對死亡的恐懼是每一個人深藏不露的焦慮意識,人們避免談及死亡。而對待年齡,這個每天仿佛都看得見的“死亡特使”,我們能夠做的,就是讓它每天看起來生動和美一些,所以,就“扮嫩”行為本身而言,反倒是一種積極的對待生活的態度。
  警惕商家誤導的“扮嫩”
   42歲的李茵雖然人到中年,但仍舊保持著姣好的身材和麵容。但她也有自己的煩惱,“就是選擇衣服時特別難買。”的確,對於那些年齡在35歲和50歲之間的女性,都有一個普遍圍繞的困惑——如何穿?李茵的感受最深,“太艷麗浮誇的衣服會顯得不端莊,但太規矩的款式又讓自己顯得過於老氣”。
   現在的李茵再也不會像年輕時候看到什麼買什麼了,尤其是對於自己的服裝,“心裡要有數,不要輕易聽商場導購的鼓動。”以前她喜歡逛大賣場,後來她只喜歡去固定的專賣店,“為什麼呢?因為能在特定年齡適合自己的服裝,選定的範圍會越來越小,要是自己心裡沒譜,買回來的東西只能壓箱底。”
   李茵覺得,現在的大賣場,尤其是女性服裝,導購都是年輕的女孩子,有些人只管把衣服賣給你,根本不管適不適合你的氣質,李茵最煩導購說,“你應該穿得艷麗一些,這樣會看起來年輕。”遇到這樣的導購,李茵肯定不來第二回,“現在的商家誤導讓女人穿艷麗就能看起來年輕,很大的程度是在逐利,所以,女人要想合體扮嫩,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。”
   李茵有一個生意場上的女閨蜜,“50多歲的女人,因為有錢,經常被賣場的女孩子忽悠,雖然穿得珠光華麗,但感覺一點都不好。”
  “扮嫩”不是簡單地扮年輕
   “其實很多人有一個誤解,以為扮嫩是讓自己看起來年輕,這是最大的誤區。”一直從事色彩和私人服裝導購服務業的景穎認為,“其實扮嫩的最終意義在於,你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色彩和服裝款式,或者說,你必須知道自己的氣質定位,而色彩和服裝款式就是為你服務的。”
   在上海,像景穎這樣專門為私人服務的色彩和服裝顧問越來越多,“因為很多人發現,當自己能夠支付一定的色彩和服裝消費時,卻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外在看起來更加的與眾不同,有些人需要專業人士幫助她們發展出這種能力來。”
   而不僅是女人,男人同樣需要“扮嫩”的藝術能力。景穎的服務對象中,有相當一部分男性顧客,而唯一的區別是,“他們的購買頻次不像女人那樣多。”
   景穎曾經服務過一名年輕的企業老總,他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如何穿著得體。創業時這人顧不上打扮,總是蓬頭垢面,後來自己的企業有了實力,老總就代表著企業形象,“他很煩惱,每天早上不知道自己該穿什麼,大家都知道女人會這樣,其實有些男人也這樣。”後來景穎成為他的外形顧問。而最終景穎發現,自己對這個人的最大幫助,“是讓他找到了自信。”原來,這位企業家來自貧窮的農村,雖然自己現在做得風生水起,但總擔心被員工議論是“土豹子進城”,“如何穿的問題,最終變成如何幫助他定位自己的問題。”
   華商《診心室》 一岩
  如何抵達“扮嫩”高境界
  發展出自己的氣質,用內在修養集體呈現
   “扮嫩”的心理過程也是一種激發生活勇氣和激情的行為,如果“扮嫩”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看起來年輕,“扮嫩”就會成為一種輕浮的行為、花瓶的行為。而成為活靈活現又不乏創造熱情的人,才是我們最終“扮嫩”行為的本質。
   有一個時髦的詞叫“hold住”,就是同樣一種東西,有些人駕馭得了,有些人不行。心理學將其翻譯為“抱持”之意,即,你具備一種擁抱事物,並能與其融合的能力。“扮嫩”的最終意義應該是“holding”。
   如果一個人年齡不年輕,但整體狀態卻仍舊給人年輕感,那麼他們所吸引我們的首先應該是他們的言談舉止,以及在深度交往中呈現的生命活力,而服裝和外在就完全是一種點綴了。
   比如舞蹈家楊麗萍,據說她從不以昂貴的時尚用品凸顯自己,她的粗布麻衣以及民間手工飾品成為她年輕的代言。其中一個原因,不是她讓自己年輕,而是藝術讓她呈現出年輕。當然,影星劉曉慶也具有這樣的能力,只是,她追求年輕的意味多了一些,所以,她的“扮嫩”尺度會不由自主的誇大,當這種誇大的尺度已經超越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時,就會演變成不舒服的浮誇。
   說白了,“扮嫩”最終的效果是要讓人感覺你有氣質,而氣質這種東西不能靠過於外在的修飾得來,它是每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集體呈現。臺灣作家林清玄這樣看女人:三流的化妝在臉上;二流的化妝在體質;一流的化妝在氣質。所以,發展出自己的氣質,“嫩”不用“扮”也美好。
  喚起內心的自信,定位自己的色彩和塑形
   幾年前,英國年近六旬的超級模特瑪麗·海爾文再次登上T台走秀,沒有人驚呼她故意扮嫩,看到她的人欣賞她,人老心卻張力四射的狀態。而這位有著燦爛笑容的老婦人卻對女人們解釋道,“像每個女人一樣,我也感觸到歲月不饒人的殘酷,但是更重要的是,我們應該找到合適的衣服裝點自己,喚起內心的自信。”
   我很贊賞自信對於人的重要性。心理學家阿德勒在《超越自卑》一書中寫到:自卑是人的天生品性,但人卻可以超越之,靠什麼你的後天學習,靠你的內在修為。因為當你發現你的存在就是一種獨特,你的存在就是一種完滿時,好了,你的自信就出來了,當然,這兩者之間沒有先後的順序,他們是一起的,發展能力需要自信,自信促使這樣的能力越來越強。
   而“扮嫩”說白了就是一種發展自信的過程,這其中,自信的人能定位自己,所以他們也能定位自己的色彩和塑形,那是一種由內透出來的自發行為。我們不用請什麼造型顧問,不需要花太多的錢,“扮嫩”的能力人人都有,當你知道自己是誰,當你知道自己如何對待生活時,“扮嫩”的行為自然發生。這也是我們會發現周圍那些藝術家,尤其是女人,看起來更為年輕的原因,服裝對她們僅僅就是一點點修飾而已,那種由內透出的生命張力才是“扮嫩”的關鍵所在。華商《診心室》 一岩  (原標題:扮嫩最高境界,由內到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11celk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